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重庆传习所导师赵嘉福先生来重图指导

 

2018年8月19日-9月2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重庆传习所导师赵嘉福先生来渝指导,顶着三十八九度高温,坚持带领学徒们传习碑刻、传拓、古籍及碑帖修复、拓片装裱技艺。

重庆传习所2015年成立,三年来在赵嘉福老师指导下,学徒技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为加强古籍修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今年提出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想法。这一思路得到了赵嘉福老师的肯定,由此对学徒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二是要眼光放长远,积极思考未来发展的道路;三是要培养宣传意识,学会讲故事,扩大影响力。在此次现场传习过程中,赵嘉福老师将这三点要求贯彻始终。

刀走龙蛇,师徒齐心再现松风气韵

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重庆图书馆馆藏碑帖拓片整理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数据正在审核中。在此基础上,重庆图书馆古籍普查人员与修复团队合力完成了前期准备,经过赵嘉福老师对石料和碑帖状况的综合分析,最终选定了馆藏《三希堂法帖》中黄庭坚的行书精品《松风阁诗帖》,以赵嘉福老师和弟子陈勇为主力进行复刻。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最负盛名的行书作品之一,下笔平和沉稳但暗含丰富变化,于轻顿慢提中放逸舒展,彰显宋代“尚意”书风。复刻过程中,赵嘉福老师在技艺上倾囊相授、毫不藏私,更逐字逐句为学徒分析点画之间的“神”“气”“意”“韵”。他强调,手上的小动作,刀下的小细节才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水岭。了解书法、学好书法对碑刻和碑帖拓本修复都极为重要。此次,赵嘉福老师鼓励多年跟随他学习碑刻的弟子陈勇独立完成一部分。考虑到重庆传习所碑刻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他建议重庆图书馆围绕馆藏碑帖,选择不同名家的名帖1-2帖,初期成品可作小品,单独展示宣传,长此以往将形成一套别具特色的选帖,同时可为学徒留下充足的成长空间。

 

重庆图书馆任竟馆长组织古籍普查与修复团队群策群力选定复刻碑帖

赵嘉福老师带领弟子陈勇展开复刻

 

兰九畹,一专多能促成全面开花

作为国内难得的全能型古籍修复专家,赵嘉福老师希望为重庆传习所培养全能型的修复团队。他针对每个学徒的技艺传习进展和性格特点,给出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建议,即在日常修复安排中,给学徒留出一定的学习实践时间,以培养古籍修复“多面手”,促成传习所事业“全面开花”。在他的指导下,此次传习成果丰硕:

一是装裱方面。鉴于重庆传习所招收了两位新学徒,赵嘉福老师安排新学徒通过导师指导、前辈演示的方式学习装裱,起到以老带新,温故知新的效果。导师助理许彤完成了《赵嘉福砚刻拓本》(挖镶册页),学徒景卫红制作了《云居寺龙藏》(经折)。新学徒全程观摩,并动手参与了部分基础环节。

二是碑帖拓片及古籍修复方面。重庆图书馆馆藏碑帖拓片整理完成后,对其中状况危殆的部分陆续展开抢救性修复。目前在修的《米氏祠堂帖》数量较多、破损严重。赵嘉福老师详细考察其修复进展,对整体方案进行了调整。在授课间隙,还为学徒们答疑解惑,解决古籍修复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是传拓方面。8月25-26日,赵嘉福老师携导师助理许彤和部分学徒赴涪陵区练习野外传拓。赵老师在渝期间,四川省图书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的古籍修复人员也慕名而来,学习碑刻传拓的基础知识,与重庆传习所人员交流修复经验。

半个月间,赵嘉福老师与学徒分享他近期见闻,以专家视角帮助学徒们开阔眼界,学会“多想一步”,比如碑刻之前要考虑未来储存、传拓、装裱的便利,甚至考虑到展览、文创开发的视觉吸引等等。他甚至亲自演示如何讲好碑帖拓片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令学徒们茅塞顿开……

赵嘉福老师每次来渝传习,不仅是一次技艺的集中培训,更是一剂提气提神的“强心针”。他对工作的热情、对技艺的执着追求激励着每一个学徒积极上进,为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努力奋斗,以实际业绩回报师恩。

 

赵嘉福老师带领学徒分析调整《米氏祠堂帖》修复方案

 

来源:重庆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