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全国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随着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展开,古籍保护学科体系在实践中逐步成熟,向全国推广古籍保护技术,加强古籍保护工作是大势所趋。按照2015年培训计划,“第一期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于2015年4月20日至24日在国家图书馆正式举办。
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51家收藏单位的51名学员参加。培训班所聘请的授课老师均是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古籍保护工作经验丰富,课程针对性强,既有科学理论方面的指导,又结合了实际工作的需求。武汉大学刘家真教授结合多年的文献档案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培训班学员讲解《古籍保护技术与实践》的相关知识,重点从阳光、温湿度调控与虫霉防治三个方面,为学员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保护措施以及每种措施的优缺点,具体到库房窗户的设置、照明光源的筛选、温度湿度的调节、出现虫霉的抢救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指导,便于广大学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保护措施。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周崇润从事古籍保护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分别从古籍纸张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护环境对古籍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为学员讲解古籍保护相关科学技术,对《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解析,使得学员们加深了对于标准的理解,有利于各古籍收藏单位科学合理的进行库房管理。
另外,培训班还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介绍古籍保护科技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以及所能进行的相关科学实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为培训班学员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情况,回顾了古籍保护科技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历史以及取得的保护、修复成果,分享了古籍保护工作的心得体会。
在为期5天的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课上提问、课后交流,与授课专家充分互动,把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疑惑、思考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学员们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
2015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