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八省古保动态|“山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走进山东师范大学

 5月6日,“山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史哲》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泽逊以《谈谈历史上的古籍保护意识和措施》为题,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齐鲁文化研究院的青年学子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杜泽逊教授从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讲起,强调阅读经典文本在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杜泽逊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古代典籍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古人的保护措施。整场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杜泽逊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用大量例证介绍古人通过托裱、修补、装配函匣、加护页及衬页、染黄、夹芸香草等延长古籍寿命,以分藏、赠送、报官备案、银行保管等措施,改善保存环境,进行原生性保护;采用过录、影钞、影刻、影印等方式以存副本,对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杜泽逊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讲解,介绍了中国藏书文化中一些独特的谚语和家训,如“借书一痴,还书一痴”“鬻及借人为不孝”等等,引来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万光侠教授主持,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等参加此次活动。

 “山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是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省内8所高校承办的古籍活动,通过专家授课、学术研讨、珍贵古籍宣传展、沉浸式古籍保护体验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古籍保护技能,为古籍保护工作培养后备力量。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已圆满结束,接下来将在中国海洋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烟台大学陆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