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八省古保动态|“2022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培训班”成功举办
仲冬薄寒,旷然思远。循着冬日暖阳,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 “2022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暨古籍保护培训班”于2022年12月13日成功举办。山东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刘显世,山东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二级调研员乔宇凌,省图书馆副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各市文化和旅游局主管领导,全省16市公共图书馆、省直驻济单位、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以及各古籍收藏单位的领导和同仁200余人参加了线上与线下会议。会上,乔宇凌宣布了2021年度古籍保护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名单。
刘显世对一年多来全省古籍保护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他指出,“七位一体”模式逐步成熟,全省古籍保护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一是古籍普查纵深发展。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稳步推进,第五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评选工作进展顺利,修复设施与修复项目实现提档升级,基础业务全面推进。二是古籍展示百花齐放。宣传品牌更加体现出主题化、系列化和线下线上融合特点,晒书节全省联动、河地协作成功举办黄河文化周,都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三是古籍培训稳步前进。基地型培训持续推进,师带徒培训扎实开展,线上培训规模不断壮大。四是整理研究结出硕果。大型成果相继出现,整理研究多点开花。五是开发利用规模加大。数字化工作向平台化、项目化发展,古籍文创呈现新成果。六是动态管理全面展开。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全面完成,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正在收尾。对今后的工作,刘显世强调将继续围绕“普查、修复、展示、培训、研究、利用、管理”七位一体做文章,奋发有为,笃行不怠,努力推动我省古籍保护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
李勇慧对2023年“晒书节”的重要活动进行了部署,明年将举办“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十五年回顾展”,同时编纂出版《山东古籍保护十五年(2007-2022)》。山东大学图书馆及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等市古籍保护中心共五位代表交流了工作经验。
会议邀请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陈红彦主讲《古籍修复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她从古籍修复历史的回顾、“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五年间古籍修复事业的推进、古籍修复行业存在的问题、对古籍修复事业未来发展的思考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古籍修复的历史渊源、现实发展及未来展望,兼具深度与广度,对提升我省古籍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