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 拜师仪式在山西省图书馆举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拜师仪式于2022年8月8日在山西省图书馆长风馆文源书院隆重举行。
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郭欣萍出席并发表讲话。
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主持仪式。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山西传习所”于2016年在山西省图书馆挂牌,此次聘请国家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刘建明、山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邢雅梅为导师,以“名师带徒”的培训形式,手把手传授古籍修复技艺,目的在于培养高水平的古籍修复人才,为开创山西古籍原生性保护工作新局面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和基础条件。
刘建明导师师从古籍修复“国手”之称的张士达先生,从业四十年来,在国家图书馆主持修复了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天禄琳琅”、西夏文献、袁同礼手札等一系列国家图书馆重大古籍修复项目,参与修复各类善本古籍、样式雷、舆图、名家手稿、新善本近千册件。
2016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刘建明老师参与国家图书馆多项科研项目,并主持了“馆藏西夏文献保护修复项目”。
由刘建明老师指导,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组青年修复师完成的西夏文献藏品,在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刘建明老师屡次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聘为导师,为各地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短期培训班授课,他同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物鉴定与修复方向硕士生导师,并在多所大学授课。
有着丰富的修复和授课经验。专著《大国工匠——刘建明古籍修复案例》是刘建明老师将多年来的修复经验的梳理与汇总。
邢雅梅老师,2010年入选“国家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库”,2014年获得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古籍保护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6年拜胡玉清老师为师,并担任山西传习所导师助理。
通过修复实践,独创修复技艺“金镶玉的湿镶法”。
2022年被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聘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附设传习所修复导师。
从业二十年来,先后主持参与了21件山西省国家珍贵古籍修复、山西省图书馆馆藏清光绪至民国时期稿本《退想斋日记》修复等项目,其修复作品《妙法莲花经喦前记六卷(销六)》在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荣获三等奖,论文《古籍修复的路径选择与研究》获中图学会学术论文三等奖。
此次共有四名经验丰富、业务精良的省图古籍修复工作人员程文涛、谢良艳、李玉茹、白佳佳拜刘建明导师、邢雅梅导师为师。
呈上敬师茶,行过拜师礼,依照传统拜师礼仪,在众人的见证下,山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四位修复师正式拜入导师刘建明、邢雅梅门下,开始学习系统古籍修复技艺。
《西夏文大藏经扉画》修复项目、山西省中医院“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修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期望以项目实施推动人才培养的方式,可以推进山西省古籍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郭欣萍馆长代表山西省图书馆向参加拜师典礼的刘建明老师、邢雅梅老师和各位传承人员表达了祝贺。
并嘱咐学员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用心学习,精进技艺,学好本领,服务社会。
(转自“山西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