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佣书典范 续经籍篇章——参加第廿一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培训班有感
五月端阳前夕,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名图书馆员聚首北京,顺利完成了第二十一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培训班的课程。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受着来自首都图书馆各位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感受着吴格先生声情并茂的课业宣讲,更感受着参训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对于此次培训中收获的成果和一些感触特总结一二。
一、本课程的收获:
在天津图书馆工作的30年间,前前后后做过多年的古籍编目工作,但并未以此为主业。自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开展之后,先后参与了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博物馆的目录登记工作,但系统的目录编制学习却没有过,登录工作也只是依照平时的经验和以前的一些旧知识。此次培训本不打算来的,一是年纪偏大,二是天津地区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已经出版,但考虑到今年年初调职古籍保护中心,今后的申报工作还有编目需求,系统的学习对我来说很有必要。而现在我的感觉就只有四个字“不虚此行”。在这里,我第一次完整地通读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聆听了吴格先生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解读;《中国古籍总目编纂意义》;《中国古籍总目著录纠谬》;《顾廷龙与<章氏四当斋藏书目>》等课程,完成了自己当初为天津博物馆所做370条数据的规范审校,基本掌握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规范著录标准。收获不可谓巨大,但确确实实是有针对性的有实效的获得,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以往编目工作中的不规范毛病,对著录中的一些关键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两点感想:
首先,感觉作为编目人员要涉猎群书,不断学习,使知识面更加宽泛,功底更加深厚。
我原本是学历史的,历史系的毕业生大都属“万金油”,做什么都可以。做编目要得心应手历史知识必不可少,所以,历史系的毕业生如果在史学领域没有建树的话做图书馆编目是第一首选。此次培训班学员年轻人较多,学习热情高,求知欲强,感觉如果大家在这项工作中多加用心,不断学习,假以时日,定当不少业界翘楚。
其次,图书馆古籍编目人员要坐得了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奉献精神。培训期间,吴格先生在几次授课中,多次提到令人景仰的顾廷龙先生、南图的沈老先生和国图的冀淑英前辈,每次都是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做我们这个行业定要像这些前辈一样树德立言,做业界典范。
培训班上不止一次听到外馆学员提到天津图书馆,主要是我们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的较早,上传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也比较早的缘故,大家还说经常以我们馆的数据为参考,听后确实挺骄傲。想来天津馆的工作人员为此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当年,为天津社科院做普查登记的时候,书比较脏,我们八九位女同志一起完成的这项工作,其中还有四五位都是比我还年长的大姐,工作完成后,有一半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患了咳嗽的毛病,有人一咳就是一个多月,半夜咳得睡不着就只能坐着。所以说,做这个行业是要付出的,不论智力还是体力。
两周的时间不算长,大家不仅学到了很多,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再次感谢首都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感谢吴先生高水平的课业宣讲,感谢邸晓平老师为所有学员学习、生活提供的便利和帮助。最后以顾廷龙先生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总结并与图书馆同仁共勉:
窃谓人不能自有所表现,或能助成人之盛举,亦可谓不负其平生。
天津图书馆 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