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业解惑,薪火相传

 为进一步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更好地保存保护中华古籍。10月14日上午,第二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开班典礼暨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津传习所揭牌拜师仪式,在天津市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隆重举行。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志清向天津传习所导师万群颁发了聘任证书。仪式上,万群老师正式收天津古籍保护中心6位年轻的修复馆员为徒。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处庄秀芬老师、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杜伟生先生、天津图书馆馆长李培等领导、专家一同出席并见证这一时刻。

6位学生依次向老师行拜师礼,敬茶,献花,每一礼都代表着对老师深深的敬仰,每一杯茶都是学生坚定的决心。礼毕,万群老师向每位学生赠送了自己亲手定制的修复工具礼盒作为回礼。并感慨万千:万群老师用“感恩之心”感谢杜伟生、张平等老师的口传身教,用“坚持与守望、传承与责任”寄语学生们,期盼师徒同心,将这门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发扬。

有感于万群老师对工作的执着、对技艺的严谨,为人之谦和,徒弟代表叶旭红也走上讲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渴望以老师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艺,给予弟子更多的滋养,渴望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努力带给古籍修复事业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张志清主任对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津传习所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传习所的形式旨在建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这种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传统的言传身教授徒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古籍修复的技艺薪火相传,延绵不息,老师要“修身正己、无私传授、严格带教、不断超越”,弟子要“尊师重道、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祝愿天津古籍保护中心的新生力量在领导关心、老师关注下,刻苦学习,迅速成长。祝愿第二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圆满成功!
李培馆长对国家图书馆对天津馆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欢迎,希望参会的各位学员通过集中研修,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建立一支覆盖全国、面向省级保护中心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国家级古籍修复专家队伍,通过此次培训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要有所突破。学员代表张学军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把更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带回去,全面提升古籍保护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