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妙聚珍·走近古籍”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第二期)在天图成功举办
8月25日上午,“览妙聚珍·走近古籍”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第二期)在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成功举办。活动由天津图书馆、天津市益道公益服务交流中心、搜狐天津、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主办。活动通过古籍内容讲座和古籍装帧体验的方式,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到古籍的魅力。
为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黄河、大运河文化等重大决策部署,同时配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天津图书馆青年工作者孙珊为读者带来了《天津运河文化古籍晒书》讲座。讲座介绍了晒书节的由来,并以《治河全书》和《畿辅河道水利丛书》两部古籍为例,介绍清朝时期,大运河在天津流段概貌以及运河对天津货物贸易发展的影响,带领读者认识古籍中的运河文化,了解运河对天津发展的重要意义。讲座还阐释了古籍中古文字的来源及意义,让读者深入了解古人科学的治水方法,也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讲座中,听众积极互动提问,孙珊老师一一耐心细致解答。
青年业务骨干王泓杰以《图书的装订——古籍装帧形式认知》为题,对古籍装帧相关知识进行细致讲解。介绍了古籍装帧形式的发展,以实物展示了“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线装”等古籍装帧方式,带领参与活动的小读者体验“四眼线装”的古籍装帧方式。小读者们亲自动手,完成穿针、装订、锁线、贴书签等工作,感受到了古人如何进行书籍装订与保护,在动手操作中拉进与古籍的距离,体验到装订古籍的乐趣。
讲座结束后,刘昕奕小读者开心地说:“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天津的运河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第一次学到运河是怎么治理的,还体验了古籍线装的方法,我对古籍更感兴趣了!”肖沐辰小读者也愉快地说:“我听了讲座,知道了古人晒书的日子和天津的水系这些知识,还亲手装订了一本古籍。我很喜欢读古书和古诗,今后会更多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天津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作用,以生动精彩的讲座和古籍装帧的亲身体验,带领读者感受古籍承载的中华文明,激发了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