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琳琅 云端飘香 ——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数字化项目顺利结项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近日,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数字化项目成功通过专家组验收,顺利结项。此项目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经费资助下,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古籍文献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发布馆藏稿抄本文献168种911册,包括经史子集丛五部类,其内容包括诗文集、日记、奏折、书札等一批未经整理、出版的历史文献。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认真梳理先贤留存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能源。深度挖掘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数字化项目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发布文献具有唯一性,“稿抄本”文献具有稀有性,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很好的避免古籍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助于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及成果;二是发布数据成果标准规范,天津图书馆以完整、规范的元数据著录,彩色图片,线上免费阅览的方式发布,吸引了很多研究者加入到天津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整理、挖掘之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三是发布文献研究价值高,选取了民国时期29种重要史料价值文献,其中一直受新疆史研究者关注的任振采藏《新疆图志》抄本一百二十二册、刘声木《直介堂从抄》手稿,均在本项目中完成了数字化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成果丰硕,欢迎查阅。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数字化项目有四个特点:一是版本丰富:包含馆藏明代抄本4种,清代稿抄本135种,清末民国时期稿抄本29种;二是内容多样:包含经史子集丛五部类图书,其中书札根据其内容不同,分别入史部和子部。选目中,子部选取了多部医书,集部选取了稀见传奇、杂剧;三是史料价值高,如《合肥李氏家翰》《傅增湘等致止庵书》《承荫堂家书》等,满足相关领域研究需求;四是欣赏性强:包含2种彩绘本,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性,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形成三项重要研究成果:一是对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佚名文献进行考证,完善著录信息;二是撰写《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选目提要》,深入揭示稿抄本文献内容与价值;三是完成10万拍图像的采集、制作、发布。读者可登录天津图书馆官网“天津图书馆藏稿抄本古籍数字化项目”栏目检索、阅览。发布网址:http://lswx.tjl.tj.cn:8001/
守正创新,面向未来。天津图书馆将继续秉持开放利用与保存保护紧密结合的古籍保护理念,进一步深耕古籍数字化工作,深化古籍资源整理,活化古籍资源利用,组织天津市各古籍保护单位积极开展馆藏特色古籍的数字化建设,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化扫描,规范化的图像制作,将古籍的数字化成果在历史文献数据库平台发布,供读者阅读、研究使用。充分发挥天津地区古籍资源存藏优势,加快构建线上古籍服务平台,实现古籍资源开放共享。